7月29日,省司法厅(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处长华忠诚、三级调研员郑雪、一级主任科员苏拓一行专程来到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就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律所主任赵黎明提出的“关于十大法治人物不宜每年评选”提案办理情况进行座谈交流。会议由赵黎明主任主持,律所高级合伙人高全、合伙人张强、青年律师张廷峄参与座谈。
会前,赵黎明主任陪同华忠诚处长一行参观了律所大事记文化墙、党建活动室、开放式图书馆、模拟法庭及律师办公区,详细介绍了海普睿诚的发展历程、价值理念、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及发展愿景。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律所专题纪录片《海魂颂》及海普睿诚之歌《正义之光》,深入了解我所文化积淀及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座谈会上,赵黎明主任首先对省司法厅(省委依法治省办)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并务实高效推进办理工作表示感谢。他详细阐述了优化“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的必要性。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已出台措施严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如国务院《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要求省级以下项目一般五年一评)。我省年度评选虽在弘扬法治精神方面作用显著,但其频率与形式亦引发问题:一是评选频次过高,显著高于省劳模五年周期、省优秀律师四年周期,削弱了荣誉的稀缺性与含金量。二是年度评选周期紧张,组织与审核难以全面深入,可能导致事迹挖掘不深、缺乏突出亮点,且部分事迹未经时间检验即获荣誉,易致社会评价偏差。三是缺乏长期规划与针对性标准,未能根据不同领域法治建设的阶段性需求调整重点,评选标准模糊化泛化。四是对申报信息真实性审核与监督机制不严,易诱发虚报夸大事迹、拉票甚至“买票”等行为。五是高频率评选及网络投票易使活动流于形式,个别地区或候选人可能为荣誉进行包装或采取不当竞争手段,引发公众质疑。
为此,他系统提出四点优化建议:一是由一年一度改为每三年或五年一次,提升权威性,确保事迹经得起时间考验。二是设立更科学严格的程序与标准,引入独立第三方或专家委员会加强真实性核查与综合评估,建立“申报-核查-公示-追责”闭环及投诉举报机制。三是每届围绕特定法治建设重点(如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未成年人保护)设定主题,契合国家战略。四是加强评选周期内的宣传,通过专题报道、案例研讨等方式深入传播事迹,增强榜样感染力。确保宣传传递真实可敬的力量,这是对法治精神的本真诠释,也是深化法治陕西影响力的战略实践。
华忠诚处长代表省司法厅(省委依法治省办)对赵黎明主任的精准分析和专业建议表示高度认可和感谢,并强调双方在弘扬法治精神、选树时代标杆的根本目标一致。他讲到,“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是2019年机构改革后省委依法治省办构建的战略性法治宣传载体,非表彰活动,是中宣部备案、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实施的年度重点项目,旨在激发全社会参与法治建设,覆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及基层治理、民生保障、营商环境等多维领域,通过提名机制彰显对法治实践有实质推动力的典型。现行审核措施包括:属地逐级申报,要求纪检部门对候选人进行廉政审核。省级层面由分管领导带队实地核查(走访、察看、倾听三位一体),重点验证事迹真实性与群众公信力。同时,对网络投票部署反刷票技术屏障,违规即取消资格。
华处长表示,将系统吸纳赵黎明主任关于审核标准、主题规划等建设性意见,并融入工作机制。在现行年度备案制框架下,将周期优化议题纳入中长期改革预案。同时,通过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等宣传平台加大对优秀法治人物及法治陕西工作的宣传力度,后续将持续完善,严把质量关,确保评选人物经得起考验,最大化释放法治标杆的引领效能,推动陕西法治建设内涵式发展。
郑雪调研员补充指出,前期曾探索将法治人物评选与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分层管理以突出标杆价值,但因评比表彰项目审批严格且受总量控制,方案尚未制度化。目前主要通过提名推荐、典型事件宣传保持热度并探索新机制,既保持法治宣传热度,又探索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需求的选树机制。针对申报材料质量问题,郑雪强调已建立材料审核、反馈优化、二次复核的工作闭环,严格遵循“质量优先、宁缺毋滥”原则,坚决杜绝因反复申报而降低标准的情形,确保每届入选者均具备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法治贡献度。
随后,与会律师结合自身实践,围绕提案建议及法治人物评选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高全律师讲到,评选工作应严格落实实地核查与行业联审机制,建议将候选人事迹与主管部门业务考核、信用记录挂钩,从源头上确保荣誉“含金量”。张强律师说,当前评选存在宣传周期与影响力错配问题,建议参照“法治人物事迹年度巡讲”模式,将颁奖后的深度宣传周期延长,通过案例研讨、媒体专题等形式强化社会认知。青年律师张廷峄提出,建议借鉴分层分类评选机制,同时建立跨领域专家评审团,确保评选结果兼具专业性与代表性。
赵黎明主任在总结中再次感谢省司法厅(省委依法治省办)务实高效办理提案,围绕本次座谈会核心议题,他就法治人物评选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具体建议,建议明确不同领域申报材料的核心要素与标准范式,从源头提升申报质量;同时建立评选工作年度复盘机制,结合社会反馈与实施效能开展全面评估,持续增强评选工作的公正性与专业度。
此外,赵黎明主任还系统介绍了海普睿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创新实践,中心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服务基层群众、赋能中小微企业的法治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工作围绕一是精准对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家属等特殊群体法律需求,提供免费服务。二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法律体检和合规经营服务。三是主动承接政府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延伸服务,努力践行人民律师的职责与使命。
最后,赵黎明主任表示,作为省政协常委,将持续聚焦法治建设关键领域深化调研、精准建言。希望省司法厅(省委依法治省办)沟通汇报相关建议,推动形成系统性优化方案,为陕西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