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普睿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办律师张珮琪、郭永林受邀参与由陕西省司法厅与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融媒体普法栏目《我是法律明白人》节目录制。本次节目聚焦 “极端天气下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权益保障” 主题,两位律师结合真实司法案例与社会热点事件,以专业视角拆解法律要点,为广大听众及网友提供兼具实用性与指导性的法律解读,助力公众提升风险应对与权益维护能力。

在节目解读环节,针对暴雨天气中高频出现的法律纠纷,两位律师围绕车辆保险理赔、物业责任划分、施工方侵权责任、农业损失认定四大焦点领域,通过复盘典型案例、解读法律条文、梳理维权步骤,帮助公众在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交织的复杂场景中,清晰界定责任主体、掌握法律维权路径。

其中,张珮琪律师以 “车辆发动机进水后保险公司拒赔” 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重点剖析保险合同中 “免责条款” 的法律效力边界。她明确指出,若保险公司以 “免责条款” 主张拒赔,消费者需重点核查两项关键要件,一是条款是否已在投保时向投保人明确说明,二是保险公司是否尽到充分的提示义务。同时,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十条 “有利于被保险人解释” 原则,详细说明该条款的适用场景与举证要点,并针对暴雨天气下的车辆防护给出实操建议:车主应尽量避免暴雨天气驾车出行;若车辆在行驶中遭遇暴雨导致被淹或发动机损坏,需第一时间报警备案、固定现场影像证据,并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尤其需注意,涉水车辆切勿二次点火,避免因操作不当触发保险免责情形,导致权益受损。
郭永林律师通过 “小区外墙墙皮脱落砸损车辆”“果园因河道排水不畅被淹索赔” 两起真实案例,系统解读特殊条件下的责任认定规则。他从法律义务角度明确:物业公司在防汛期间需履行设施维护、安全警示、应急处置三大核心义务,施工方在河道工程建设与维护中则需严格落实防洪评估、淤泥清理、排水通道保障等法定义务。针对实践中常见的 “以不可抗力主张免责” 情形,郭永林律师特别强调:“不可抗力并非万能免责事由,若物业或施工方未履行合理注意义务,存在管理疏漏或过错,仍需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他还进一步为公众梳理维权思路:业主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物业履职情况,定期留存相关证据;遭遇财产损失后,需第一时间固定现场证据(如影像资料、维修记录、沟通记录等),优先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协商无果时可通过向主管部门投诉或提起民事诉讼等合法途径理性维权。
作为承接政府职能延伸的公共法律服务的专业机构,海普睿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始终坚守 “法治为民、服务社会” 的宗旨,通过免费法律咨询、特殊群体法律帮扶、企业合规法律体检、基层法治联络点建设等多元化服务模式,为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差异化、可持续的法律服务。未来,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与政府部门、媒体平台、社区组织的协同合作,持续参与公共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法治意识深度融入社会生活,以专业法律力量助力构建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治理环境。